蔚來再虧226億引發熱議 李斌誓言逆轉!
從市場競爭來看,特斯拉等老牌勁旅不斷降價施壓,新興勢力也紛紛崛起,在性價比和技術創新上各顯神通。如何在這片紅海中重新找到自己的定位,是所有造車新勢力亟待解決的關...
瑞瑪精密業績轉虧 擬近2億元收購控股子公司股權
從商業邏輯的表層來看,收購少數股權通常旨在強化對子公司的控制權,整合資源以提升協同效應。然而,有媒體報道稱,2022年5月,瑞瑪精密曾以1.785億元,收購信征零件51%...
晶豐明源擬花費近33億對外并購 標的公司毛利率下滑
近日,晶豐明源發布公告稱,公司擬通過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的方式向瑋峻思等50名交易對方購買其合計持有的易沖科技100%股權,并募集配套資金。據悉,易沖科技主要從事無線充...
藍思科技赴港IPO 推進全球化戰略布局
據悉,藍思科技是智能終端全產業鏈一站式精密制造解決方案提供商,業務涉及智能手機與電腦、智能汽車與座艙、智能頭顯與智能穿戴、人形機器人等產品的結構件、功能模組、整...
IPO存量項目數量急轉直下 申萬宏源能否重回巔峰?
此次申萬宏源的起伏,也為整個投行行業敲響了警鐘。在資本市場日益規范、監管趨嚴的大環境下,任何一絲懈怠與違規都可能引發嚴重后果。投行應始終堅守合規底線,將質量控制...
新萊福擬收購實控人資產 交易相關評估工作尚未完成
4月28日,新萊福發布公告披露,該公司擬以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方式收購實控人汪小明旗下廣州金南磁性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南磁材”)100%股權,并向不超過35名特定投資...
卓勝微一季度虧損超4600萬元 進軍高端制造任重道遠
為了攻克高端制造的難題,卓勝微在研發方面可謂不遺余力。一季度,公司將大量資金砸向新技術、新工藝的研發,組建了超一流的科研團隊,與高校、科研機構深度合作,試圖在短...
云知聲沖刺港交所IPO 三年收入高卻虧損驚人
云知聲的招股書顯示,云知聲的收入從2022年的6.01億元增加至7.27億元,并進一步增加至2024年的9.39億元。報告期內,該公司產生的凈虧損分別為3.75億元、3.76億元和4.54億元...
永超新材IPO:財務危機四伏 內控不規范遭問詢
值得注意的是,營收增速與銷售費用走勢背離。2023年完整會計年度內,公司營業收入同比變動52.49%,銷售費用同比變動-0.94%。營收與現金流變動背離。2023年完整會計年度內,...
銷售成本居高不下 貝泰妮2024年凈利潤下降超三成
4月25日,貝泰妮發布的2024年年報顯示,報告期內,該公司營業收入為57.4億元,同比上升3.9%;歸母凈利潤為5.03億元,同比下降33.5%;扣非歸母凈利潤為2.4億元,同比下降61.1%...
未名醫藥子公司遭遇停產危機 又被取消集采中選資格
《電鰻財經》還關注到,4月28日,未名醫藥發布公告稱,天津未名產品人干擾素a2b噴霧劑于2025年4月25日被干擾素省際聯盟采購領導小組辦公室取消省際聯盟采購中選資格(以下簡...
業績預告金額與實際差異較大 星光股份收到退市警示
公告披露,2025年1月20日,星光股份披露《2024年度業績預告》,預計公司2024年利潤總額、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以下簡稱凈利潤)和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以下簡...
泰凱英IPO:第三方回款及內控規范性再被重點拷問
《電鰻財經》經調查研究發現,泰凱英屬于典型的“夫妻店”,并且董事長身纏數百條風險,如此一來,這家公司的內控規范性更是成為其順利IPO的關鍵環節。...
杰華特兩年虧損11億 A+H上市能否破解虧損困境?
杰華特發布的2024年年報顯示,報告期內,該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6.79億元,同比增長29.46%,實現歸母凈利潤-6.03億元,2023年、2024年兩年虧損約11億元。...
大族數控將赴港IPO 經營現金流和毛利率下降
從現金流的角度來看,現金流就如同企業的血液,關乎著企業的生命線。大族數控的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大幅下滑,可能暗示著其在經營過程中面臨著資金回籠的壓力。...